盤式連續干燥機的發展歷史及專業知識分享
盤式連續干燥機的國內外發展概況
盤式連續干燥機已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最初只用于硫鐵礦的焙燒和煤粉的干燥,由于設備投資大,以及當時一些技術問題,未引起人們的重視。80年代后,由于節能、改善工作環境和處理一些難干燥物料的需要,許多國家又開始研究和開發盤式連續干燥機,趕進加工工藝,降低設備成本,提高干燥性能,將其廣泛用于化工、醫藥、食品等行業中,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目前,德國、日本、美國、俄羅斯等國家,都有專門的公司或廠家進行盤式連續干燥機的研究和制作。
在國內,盤式連續干燥機也以成為干燥行業中的成熟產品,已在醫學中間體、農藥、化工、醫藥、食品、飼料等行業得以應用。
盤式連續干燥機是一種高效節能傳導型的干燥設備,那么它由哪些部件構成呢?
這個一張盤式連續干燥機的結構簡圖
1-物料進口 2-廢氣出口 3-耙臂 4-耙葉 5-加熱盤 6-外殼 7-蒸汽進口 8、9-成品出口
10-冷凝水出口
加熱盤為空心,是干燥機的主要部件,可以通飽和蒸汽、熱水或導熱油作為加熱介質,每個加熱盤上均有熱載體的進出口管,各層加熱盤間保持一定距離,水平固定在框架上。
關于耙臂耙葉,每根耙臂上均裝有等距離排列的耙葉若干個,耙臂呈45°角,而耙葉上下兩層安裝方向相反,以保證物料的正常流動。
盤式連續干燥機的原理是什么?
被干燥物料自干燥機頂部加料口進入干燥機最上層小加熱盤內緣處的盤面上,在回轉的耙葉作用下,一邊翻動攪拌,一邊從加熱盤內緣向外緣呈螺旋線形移動,物料在盤面上形成若干個截面呈鋸齒形的料環,被干燥物料由加熱介質經盤面傳導的熱量加熱升溫后,由小加熱盤外緣跌落到下一層大加熱盤外緣截面上,在反向安裝的耙葉推動下,物料由盤外緣向內緣呈螺旋線狀移動,并從內緣跌落到下一層小加熱盤內緣盤面上,如此內外交替,物料逐層自上而下移動,被加熱干燥,最后在最下一層加熱盤上被耙葉刮刀底部卸料口處連續排出,成為合格的干燥產品。氣化的濕份由干燥機頂部出口自然排出或由風機引出。
1-耙葉 2-耙臂 3-主軸 4-物料 5-小加熱盤 6-大加熱盤